“一枪多用”的理念,曾在不少枪械上闪烁过光芒。比如FG42步枪,价格不菲,缺点也不少,但因兼具轻机枪一样的高射速和远射程,在轻武器发展史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新枪械中,号称“快速交战精确步枪”的REPR步枪也体现着这一理念。新技术的融入,使它兼具步枪与狙击步枪的功能。
同一支枪扮演不一样“角色”,“底气”之一在于枪管。REPR步枪的“跨界”,缘于它可采用5种不同的枪管。
在枪械发展的历程中,枪管一直在为提升承受力而“修炼”。作为重要部件之一,枪管在射击过程中需要直面高温度高压力的考验,其用材和工艺直接决定着射击精度、连续射击次数和寿命。
目前,枪管用材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高合金铬钼钢,简称铬钼钢;一种是不锈钢。
铬钼钢因含有铬、钼、镍、铌等多种金属元素而得名,具备优秀能力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常被用来制造枪管及各类机械的关键零部件。制造枪管的铬钼钢碳含量一般在0.5%左右,枪管的常规使用的寿命根据所发射弹药的类型不同而有差异,大多在1万至2万发之间。
不锈钢也是多金属合金,与铬钼钢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铬含量高达10%以上,拥有非常良好的耐腐的能力,因而得名不锈钢。其抵抗腐蚀能力随着铬含量增加而提升,用它所造的枪管寿命相应变长,但价格也随之增高。
与铬钼钢相比,不锈钢还有一个特性,即添加少量硫后拥有非常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这使得用它制造枪管时,更易于进行精加工,从而使枪械拥有更高的精度。这也是竞赛射击用枪、狙击步枪等对精度要求苛刻的,纷纷采取不锈钢来制造枪管的原因。反观大规模装备部队的和民用猎枪等,大多采用相对便宜的铬钼钢来制造枪管。
如今,对枪管用材的探索还在继续。有专家曾提出制造陶瓷枪管,即将硅和氮的混合物在近800摄氏度高温下制成陶瓷涂层衬于枪管内。凭借陶瓷材料耐高温、耐磨损等特性,达到使枪管寿命翻倍、重量变轻、连续射击能力更强的目的。但陶瓷硬度很高,要加工它很困难,将其制作成枪管成本也较高,种种原因使陶瓷“衬里”的枪管至少在当下显得有一点“鸡肋”。
当然,科学技术进步也给了枪管“反向选择”的机会。据外国媒体报道,一些国家的军火市场上,开始流通3D打印。这种因新技术的引入,价格趋于“白菜化”,其使用类似于“一次性用品”,这使它对枪管等核心部件的强度有一定要求但对其寿命并不过分关注。只追求“短线持有”而不再纠结于“天长地久”,也使其对枪管质量的要求断崖式下降。